不过这不影响贾凝收取玉盒,这以后都是发家的资本,应该慢慢积累,正所谓积少成多、积水成河。
贾凝眼看自己已经收了贾母的赏赐,自然也需要表明态度,于是他随即下座行礼,恭敬道:“谢谢老太太的恩赏”。
“好,好快坐回来吧”
贾母面色欣喜,连说三声好,她现在对贾凝很是感冒,并且颇有好感。
贾母觉得人家贾凝年纪虽小,虽是小辈,但最起码懂礼数,温文有礼,不似今朝的许些年纪轻轻的读书人那般浮躁、骄傲。
自以为得了个秀才功名就瞅谁都不顺眼,看谁都不屑一顾,觉得自己最高等,自己是圣贤子第的那种。
今朝读书人还好一些,要像前朝的读书人,那可谓是真飘飘然,什么勋贵、皇室,我照怼不务,你能奈我何。
天色晴朗,簿白云彩铺天,透出几缕的微弱阳光,正直的照射进贾母房中的纸窗。
今日已是下午申时五刻,此时距离贾凝进荣府的时间为二刻钟左右。
贾凝与贾母喝着贡茶,一边品味着,一边聊着林如海那边的事情,于是贾凝也开始为贾母出起主意来。
贾凝沉稳的目光看向一脸慈善的贾母,只见他面色颇为尊敬,正色道:“我有一位同窗正巧是林氏族人,他的父亲生他时已是晚年,所以他与林伯父为同辈,而且不出三服。
按理林妹妹还要称他为叔伯呢,假如这件事我代老太太去的话,还是比较合适的,这样把林妹妹说服到您身边,也是比其他人机会大的”。
没错,贾母早已把主意打到林黛玉身上了,就算没有贾凝的话语,她也是会派人去接林黛玉,与原著中同出一辙。
对于贾凝这一番热情的请命,贾母也不好拒绝,开口答应了下来。
其实贾凝去不去其实对她都一样,她觉得林黛玉最终有百分之九十的可能来到她身边。
原文中贾母只派遣了男女船只,数位三等仆奴来接林黛玉罢了。
至于奔丧贾敏一事,贾母最终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,只是与原著中一样,不了了之而已。
贾凝端坐于檀椅上,双手端着茶盏,低头喝了一口,目光随意一瞥。
突然间,贾凝黑白分明的眸色与一丫鬟的目光相视数秒,只见这位丫鬟的眼睛的似黑夜里闪耀的星星一般明亮,这一瞬间,两人的眼睛清一色的好似触电了一般。
袭人精致的睫毛顿时一颤,紧紧的盯住这位气质不凡的白衣书生,看着他极为干净的白脸,清秀却丝毫不脱俗。
在这一瞬间她莫名其妙的似乎愣了神,只等鸳鸯叫她时才勉强回过神来。
这短短一刻,却在她内心中深深的留下了一个美好的念头,一个敢想却不能做的念头,这样的如意郎君,去哪找啊
这其中令袭人愣神的原因不仅是他的相貌与才华,还有一种不能用言语描述的气度,如果非要说,那只能勉强说是胸有成竹,一切皆在掌控之中的感觉,不这还不是,这只是稍微靠近那种感觉了。
这奇妙且吸引人的气度有着读书人的温文尔雅,也有着不同寻常的沉稳和贾凝目光深处所散发出的自信。